工程地质勘察钻机是用于地质勘探的重要设备,以下从类型、特点、操作要点几个方面展开介绍:
1、工程地质勘察钻机的类型
旋转式钻机:地质勘探中常用的钻机之一,利用钻杆承载钻头,通过电机驱动钻杆进行旋转,适用于浅层地质勘探和岩土工程勘察。其优点包括钻孔深度大、速度快、岩心无损伤等。
冲击式钻机:利用气动、液压或电动控制冲击器进行冲击,适用于在岩石、混凝土等较硬材料上进行探测和取样工作。其特点是钻头进刀重、功率略小,但适应性广。
原地钻机:适用于浅层土层和软弱岩层的勘探,通过地面钻孔的钢套管使钻探管道保持直立,适用于动力学与静力学、土层密度、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探测。
岩心钻机:用于在地下岩石中进行出钻式勘探,通过钻取完整的岩芯获取地质构造、成分特征等信息。岩心钻机分为无管螺旋式和有管岩心钻机,分别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岩层。
2、特点
旋转式钻机:钻孔深度大、速度快、岩心无损伤,可满足地质勘探中对岩心样本的获取需求。
冲击式钻机:钻头进刀重、功率略小,但适应性广,能在较硬材料上进行探测和取样工作。
原地钻机:适用于浅层土层和软弱岩层的勘探,可进行动力学与静力学、土层密度、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探测。
岩心钻机:能钻取完整的岩芯,帮助获取地质构造、成分特征等信息,为地质研究提供重要依据。
3、操作前准备:
确认设备状态良好,检查机器的各个部件是否齐全,包括控制台、液压系统、钻杆、钻头等,确保设备没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,以及润滑油是否足够。
根据具体的钻孔需求,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杆。钻头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情况和要打孔的深度而定,而钻杆的长度和直径也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确定。
将钻地机移动到施工地点,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孔位置。在选择钻孔位置时需要考虑地质情况、周围环境和施工需求。
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,具备合格的操作资格和技能。对钻机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钢丝绳、钻杆、电气设备等,确认无损坏,并及时修复任何缺陷。确保工作区域安全,远离高压线、湿地和易燃易爆物品,设置明显的警戒线,防止非操作人员接近。
操作过程:
将选好的钻头安装到钻杆上,并将组成好的钻具安装到钻地机上。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钻头和钻杆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,以免因连接松动而造成事故。
在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,打开钻地机的电源并启动设备。在启动过程中需要留意设备的声音和振动,确保设备运转正常。
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钻孔参数,包括钻速、转速、压力等。不同的地质情况和钻孔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钻孔参数,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。
当一切就绪后,开始进行钻孔作业。在进行钻孔作业时需要留意设备运转情况和周围环境,确保作业安全。操作人员需穿戴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,如安全帽、防护鞋、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等。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操作钻机,遵循安全步骤,不得急躁冒进。操作时必须遵守设备的工作压力和负载限制,避免超载引发事故。安装钻杆等设备时,确保牢固连接,保证稳定性,防止意外松动或断裂。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,不得分心或四处张望,以防止因注意力分散导致事故。监控设备运行状态,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。
操作后维护:
在钻孔作业中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,包括液压系统、电气系统、钻孔参数等。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停止作业并进行排查和维修。
当钻孔作业完成后,关闭钻地机的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工作。将钻头和钻杆进行拆卸,并进行清洁和润滑保养。
定期对钻机进行维护,包括润滑、清洁和紧固部件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工作结束后,清理现场,去除钻孔杂物,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安全。合理处理废弃物和润滑剂,避免随意丢弃或倾倒。对设备缺陷或故障及时报告并采取修理措施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检修,及时修复问题,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。